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,总有一些人默默无闻地付出,他们用行动诠释着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的精神,他们就是那些可敬的支援者。
支援者,是指那些在他人需要帮助时,主动伸出援手,无私奉献的人。他们可能是志愿者、救援队员、医护人员,也可能是普通的市民。在自然灾害、公共卫生事件、社会困难等关键时刻,支援者的出现总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。
李振声,一位山东人,在陕西扎根31年,成功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,为国家增产粮食1000亿斤,助力中国人实现小麦自给。他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支援者的伟大。
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,童年经历过严重饥荒。1948年,他考进山东农学院学习小麦育种与栽培知识。1956年,他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,到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,开始小麦育种研究。李振声研究小麦育种过程中,成功解决了小麦条锈病问题,培育出具有持久抗病性、高产、稳产、优质等特性于一体的小偃6号小麦新品种。
这项研究始于青年,终于白发尽显,花费了23年时间。截至2006年,小偃系列累计推广面积达3亿亩,粮食增产约150亿斤。李振声因此获得多项荣誉,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。如今,93岁高龄的李振声仍关心小麦育种事业,他与袁隆平院士一同被誉为麦田的拯救者。
苏丹,一个饱受战乱和自然灾害困扰的国家,在最近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,苏丹财政部长吉布里勒·易卜拉欣表示,苏丹正在寻求世界银行的资金援助,以支持国家基础设施的重建和帮助流离失所者重返家园。
世界银行已批准通过联合国机构向苏丹提供4.35亿美元捐款,用于卫生、水利、教育和农业项目。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苏丹重建工作的关注和支持,也展现了支援者的精神。
2023年4月11日,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发生森林火灾,火势蔓延迅速,威胁到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广州易探得知情况后,主动提出前往支援,最终在全体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成功扑灭了明火。
广州易探的这次支援行动,展现了企业社会责任和支援者的精神,为保护绿水青山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勇敢地逆行而上,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他们坚守在一线,救治患者,传递希望。
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坚守和奉献,让我们看到了支援者的精神,也让我们更加坚信,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。
支援者,他们是社会的脊梁,是希望的使者。让我们向所有支援者致敬,感谢他们为我们的社会作出的贡献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让我们携手共进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