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2-05 来源:网络 人气:
亲爱的手机控们,你们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你的安卓手机不需要你手动去杀进程呢?是不是觉得这个功能太神奇了?今天,就让我带你一探究竟,揭开安卓系统不杀进程的神秘面纱!
安卓系统,这个我们熟悉的操作系统,它可是个进程管理的大师。它把进程分为六类:前台进程、可见进程、次要服务、后台进程、内容供应节点、空进程。这些进程就像是一群忙碌的小蜜蜂,有的在前台辛勤工作,有的在后台默默守护,它们共同维护着手机的正常运行。
你可能会有疑问,进程和程序有什么区别呢?其实,进程和程序是两回事。程序可以一直保留在系统里,但是没有任何进程在后台运行,也不消耗任何系统资源。所有的程序保留在内存中,这样可以让它们更快地启动回到之前的状态。
当内存用完了,系统会自动杀掉不用的任务。这个过程就像是我们清理房间一样,把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,让房间更加宽敞。安卓系统这样的设计不仅非常适合移动终端的需要,而且减少了系统崩溃的可能,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。
你可能还会问,为什么安卓系统不取消后台进程呢?其实,安卓的后台设计本身就是淡化用户对后台的管理,由系统来完成系统资源的调配。系统会尽量维持一个进程的生命,直到最终需要为新的更重要的进程腾出内存空间。
那么,系统是如何决定哪个进程该杀哪个该留的呢?系统会根据运行于进程内的组件和组件的状态,把进程置于不同的重要性等级。当需要系统资源时,重要性等级越低的先被淘汰。
安卓系统对Linux的内存管理机制进行了优化,Linux系统会在进程活动停止后就结束该进程,而Android把这些进程都保留在内存中,直到系统需要更多内存为止。这些保留在内存中的进程通常情况下不会影响整体系统的运行速度,并且当用户再次激活这些进程时,提升了进程的启动速度。
如果你懂Java,就会更容易理解Android系统的内存管理机制。与Java的垃圾回收机制类似,系统有一个规则来回收内存。进行内存调度有个阈值,只有低于这个值系统才会按一个列表来关闭用户不需要的东西。
对于高手而言,可以用MinFreeManager之类的软件进行进程管理,分别为六类进程设定不同的阈值来操纵系统的内存分配机制。不过对于一般用户而言,Android系统默认的分配机制已经可以满足使用需要,因此也不需要再去调整。
对于一些内存很低的低端安卓机而言,系统默认的内存分配机制无法实现很完善的内存调配。所以在运行大型游戏时需要先清理一下内存。对于我们的安卓手机而言,几百M的总内存和几十M的空余内存已经可以充分满足系统自动调配的需要,因此完全没有必要老去杀进程、清内存。
有的兄弟说后台挂着程序很费电,事实上Android的应用在被切换到后台时,它其实已经被暂停了,并不会消耗太多电量。
当然,安卓系统的流畅度不如苹果,这主要是因为优化问题,本质上来说和后台程序没有什么关系。
随着Android版本的不断更新,在Android 5.0发布之后,Google从系统底层开始做了更多的限制,大部分进程保活手段都已经失效。目前仍可采用的进程保活方式主要分为2大类:第一类:设置为前台进程、播放无声音乐等方式的提高进程优先级的方式;第二类为:其他应用拉活,一般使用诸如公司旗下的其他应用唤醒激活等。
安卓系统不杀进程的设计,既保证了手机的流畅度,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。作为用户,我们只需要享受这个便利的功能,而不必担心进程管理的问题。让我们一起为安卓系统点赞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