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12-24 来源:网络 人气:
最近在跟Oracle系统打交道的过程中,真是让我有点哭笑不得。这个看似强大无比的数据库系统,竟然也有不少让人头疼的“小瑕疵”。今天,就让我来跟你聊聊Oracle系统的那些不足之处,看看你是否也跟我有同样的感受。
说起Oracle系统的性能瓶颈,那可真是让人头疼不已。就拿我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例来说吧,公司的一个关键系统,CPU消耗高达100%,几乎全是oracle.exe在“作怪”。尽管系统速度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,但那居高不下的CPU消耗,还是让系统变得有些“慢吞吞”的。
经过一番调查,我发现这个问题的根源竟然是大量的“影子进程”(shad)。这些影子进程虽然不能直接显示出CPU消耗,但它们的存在,无疑是对系统性能的一种拖累。更让人无奈的是,即使AWR报告显示一切正常,CPU消耗依旧居高不下。
在监控Oracle系统方面,我也遇到了不少难题。就拿OSWatcher来说吧,这个工具虽然可以收集和归档操作系统和网络的度量,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却让人感到有些力不从心。
有一次,我尝试使用OSWatcher来诊断一个性能问题,结果发现,收集到的数据量实在太大,让人难以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。而且,OSWatcher的数据收集过程也比较繁琐,需要花费不少时间。
相比之下,Zabbix监控Oracle 19c数据库就显得简单多了。通过安装Zabbix Agent 2,并配置相应的监控项,就可以轻松地监控Oracle数据库的性能。不过,这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,否则,配置起来还是有点头疼。
除了性能和监控问题,Oracle系统的迁移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。就拿我之前遇到的一个案例来说吧,一家服饰行业公司的Oracle业务系统运行在一套老旧的超融合VMware vSAN平台上,多次出现故障,严重影响业务运作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顾问团队建议将Oracle数据库从超融合平台迁移到高性能配置的传统架构的VMware虚拟化平台上。这个过程可真是让人心力交瘁,不仅要采购多台物理服务器、网络交换机、光纤交换机等设备,还要进行复杂的配置和测试。
更让人头疼的是,在迁移过程中,客户还提出了一个新增需求:要把现有超融合环境的旧光纤交换机配置切换到新交换机上,并且不能影响超融合平台上的业务。这可真是让人绞尽脑汁,最终在多次协调和调研后,才成功完成了这个任务。
总的来说,Oracle系统虽然功能强大,但在性能、监控和迁移等方面,还是存在一些不足。当然,这些不足并不意味着Oracle系统就一无是处,只是在使用过程中,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和耐心,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。
那么,你有没有在使用Oracle系统时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,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。